
里程碑:2項建筑涂裝職業工種正式錄入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
2022-09-08 09:13:54
admin
101
"建筑涂裝工”和“藝術涂裝師”兩項職業工種寫入了國家職業大典
近日,這則消息讓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協會建筑涂料分會(以下簡稱中裝材建涂分會)副秘書長賢冬感到振奮。
他所說的“大典”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新版大典已于2022年7月21日完成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下一步,經修改完善后,新版大典將正式頒布,與2015年版大典相比,新版大典增加了155個職業,其中就包括由中裝材建涂分會上報的“建筑涂裝工”及“藝術涂裝師”兩項職業工種。
“這就意味著,今后建筑涂裝工和藝術涂裝師兩項工種將成為國家認可的正式職業,通過培訓考級獲得由人社部認可的職業證書,就更具有含金量。”賢冬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社會公示稿截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的社會公示稿顯示,新增的兩項職業工種“建筑涂裝工”和“藝術涂裝師”在職業資格大典中屬于“建筑裝飾人員”這一中類,“裝飾裝修工”這一小類,屬于建筑裝飾裝修涂裝范疇。
“在涂料行業,我們以前所說的‘涂裝工’更多的是指在工廠里面從事油漆噴涂的工人,而不是指在建筑內外墻進行墻面涂刷的人員。”賢冬表示,新修訂的職業大典的公示及施行,將進一步擴充裝飾裝修工的職業工種,并使得廣大的建筑涂裝產業工人得到“正名”。
01
職業分類大典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于1999年頒布并正式出版發行,成為填補我國職業分類工作空白的第一部權威性文獻,標志著適應我國國情的國家職業分類體系的基本建立。
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向上發展,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不斷躍升新的臺階,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發展迅猛,行業發展變革引發社會職業結構較大規模變遷。為了適應時代的變化,職業分類大典修訂工作也被變得必然。2015年,職業分類大典進行了第一次修訂頒布,進一步完善了我國的職業分類體系,并沿用至今。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步伐仍在不斷加速,對職業分類大典的修訂工作也提出更大的頻率要求。2021年4月,由人社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啟動職業分類大典的第二次全面修訂工作,經向社會廣泛征集修訂建議、組織專家評審論證、書面征求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意見等程序,于2022年7月基本完成并向社會公示。

中裝材建涂分會積極參與職業分類大典二次修訂征集修訂建議工作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修訂征集修訂建議的過程中,中裝材建涂分會積極行動——2021年6月,中裝材建涂分會填寫并上報了“建筑涂裝工”和“墻體藝術涂裝師”的《新職業信息建議書》;同年10月21日,中裝材建涂分會培訓部主任方陸平、中裝材硅藻泥分會副秘書長劉苗參加了“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修訂行業會議——住房、建設、建材相關職業專場論證會”,并進行建筑涂裝工和墻體藝術涂裝師新增職業工種的答辯;同年11月,填寫“建筑涂裝工”和“墻體藝術涂裝師”(最終確定建議的工種名稱為“藝術涂裝師”,以下統稱“藝術涂裝師”,墻體藝術涂裝師在《新職業信息建議書》中備用名是“藝術涂裝師”)《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修訂建議記錄表并上報。

“事實上,這2項職業工種能被編入新版大典,凝聚了我們10年的努力。”賢冬告訴《涂料經》記者,早在2012年,中裝材建涂分會就開始深入開展相關調研,走訪諸多生產企業、經銷商、涂裝工人、施工單位,“大家都有這樣一個深刻的共識,涂裝行業產業工人需要一個‘身份認證’,也非常希望能有一個職業評價資格。”
02
標準與教材先行
“給新職業發‘身份證’只是第一步,如何規范其職業體系、加強職業保障等都是亟須解決的問題,其中,建立配套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是關鍵。”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王霆在接受《工人日報》采訪時這樣說道。
在前期大范圍進行調研的基礎上,2014年,中裝材建涂分會聯合國家建材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及涂料、涂裝企業代表,共同編訂了《建筑涂裝工》國家職業標準,并通過審批開始試運行;2015年,中裝材建涂分會組織行業專家歷時將近一年半,編寫《建筑涂裝工》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材,并被收編為建材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培訓教材。
對于新職業而言,發布相應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是從業者進行技能考級的第一步,也是后續開展職業教育培訓和職業技能競賽的基本依據。《建筑涂裝工》國家職業標準和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材的出臺,也為先期開展“準職業培訓”提供了可能——2016年開始,隨著各地培訓基地的開班,一批批經過培訓持有建筑涂裝工職業資格證的產業工人開始更好的為建筑涂裝行業服務。


由中裝材建涂分會牽頭制定的《建筑涂裝工》國家職業標準(試行)和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材
另一方面,2019年,為了貫徹落實《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根據國務院推進“放管服”改革要求,人社部印發了《關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的意見》。中裝材建涂分會根據相關意見精神,申請了“藝術涂裝師”的職業標準編訂立項,于2020年3月獲批;并聯合國家建筑材料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開展“藝術涂裝師”職業能力評價標準、培訓教材、評價題庫的建設工作。
“這是適應國家穩就業政策而設立的一個新的職業工種,也是唯一一個針對‘內墻涂裝’而設立的職業工種,將對藝術涂料施工規范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賢東表示,隨著藝術涂裝材料在中國的迅速發展,催生了一大批從事藝術涂裝工作的產業工人;而消費者越來越多地追求多元化、健康、環保的藝術墻面效果,對藝術涂裝產業和藝術涂裝施工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使得“藝術涂裝師”職業工種迅速成型,相關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也火熱開展中。


《藝術涂裝師》職業技能評價標準及其培訓教材開題會
03
亂象如何防?
然而,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技能培訓、開展各種級別的職業技能競賽的環境下,圍繞新職業工種,培訓市場上的各種“山寨證書”也層出不窮,讓類似于中裝材建涂分會這樣的為新職業工種正規化而努力多年的機構很是“受傷”。
有報道指出,一些培訓機構故意把職業培訓合格證書包裝成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的形式,“掛羊頭賣狗肉”,夸大證書含金量,誤導求職者;甚至有機構設立“山寨職業”并開展培訓發證,使得正規的培訓也被誤傷。
對此,王霆在接受《工人日報》采訪時建議,治理新職業“山寨證書”,政府部門要發揮主導作用,在對不合規機構進行懲治的同時,建立備案制度,謹慎遴選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持續動態地發布新職業的就業實況、薪酬信息和相關技能學習和考試要求,方便勞動者查詢。
“未來需要形成以政府為主導,行業、企業共同參與的常態化機制,企業標準高于行業標準,行業標準高于國家標準,因此在人才培養、水平評價過程中,特別要注重發揮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的作用。”王霆說。

這恰恰是中裝材建涂分會所選取的模式思路。作為“建筑涂裝工”、“藝術涂裝師”兩項職業標準的立項、編訂、申報、答辯的組織單位,中裝材建涂分會經過10年的努力探索和推進,在過程中結合包括立邦、多樂士、三棵樹、嘉寶莉等行業頭部企業在內的百余家涂料相關企業和機構,秉承科學、嚴謹、務實的精神,最終形成了外墻、內墻涂裝遙相呼應、各有特色的職業技能標準,并將錄入新版職業分類大典中去,“這是劃時代的成果”。
“這意味著,建筑墻面涂裝產業工人有了‘技能等級身份證’,為涂料涂裝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起到了保駕護航的關鍵作用,為中國涂料產業崛起于世界之巔,邁出了扎實的一步。”賢冬說。
當然,面對當前“山寨證書”、“山寨職業”等等亂象,在相關鑒別制度得到完善之前,他建議從業人員以及終端消費者要認準這兩項職業工種在“大典”里的準確名稱:即“建筑涂裝工”和“藝術涂裝師”,并且該2項工種歸口建材,中裝材建涂分會負責統一執行教材、題庫、職業標準、基地建設、培訓、鑒定等落地工作。“建筑涂裝工”及“藝術涂裝師”職業技能證書由建筑材料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印發,全國通用,終身有效,可逐級遞考,直至取得國家職業技能最高,享受國家以及當地規定相應福利待遇。
來源:涂料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