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被“制裁”!化工原料價格現內斗!漲跌爭議大
今年以來,上游化工原材料持續的價格瘋漲,讓愈來愈多的中下游企業裹挾進了漲價大潮。漲價的原因普遍為“當前原油飆升,原材料價格、運輸、能源及人工成本大幅上漲,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不斷上升”。
然而,對于涂料、防水等實體企業來講,由于不能將原材料價格帶來的成本壓力順利傳導至下游和消費端,疊加疫情與物流的影響,也同樣造成了上游狂漲,下游需求低迷,中游說漲卻漲不起來,生產采購庫存積極性不高的窘境。化工品大漲因為中下游企業的抵制有價無市,再加上國家穩價保供政策的陸續出臺,長三角地區化工企業的復工復產,供需趨向平穩,國內部分原材料出現拐點回調。最近,中外涂料網注意到一則因下調價格而被生產廠家“制裁”的事件。由于市場上出現低于公司售價的牛塘TGIC同款品牌產品,安徽泓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泓澤新材”)直接發布聲明,將其人其公司拉進“黑名單”。
泓澤新材的這份聲明書顯示,因近期在市場上出現以下的相關人員所報牛塘品牌TGIC45000元/噸的價格,明顯低于公司的售價。因該公司的報價嚴重影響了公司正常的市場價格秩序,泓澤新材特此聲明:此人及所屬公司并非泓澤新材認可的經銷商,他們所報價格,泓澤新材不予認可;從即日起,為了維護市場秩序更好的服務客戶,泓澤新材及公司認可的經銷商不再與此人及所在公司發生任何業務往來。并公布了此人姓名和涉事公司全稱。中外涂料網百度搜索了解,TGIC一般指異氰尿酸三縮水甘油酯,白色結晶,是一種雜環多環氧化合物,具有優良的耐熱性、耐候性、耐光性、耐腐蝕性、耐化學藥品性和機械性能。主要用于含羧基聚酯、羧基丙烯酸樹脂粉末涂料的固化劑,亦可用于制造電器絕緣材料層壓板、印刷電路、各種工具、膠黏劑、塑料穩定劑等。牛塘品牌是我國TGIC的主要供應商之一。據統計數據,2019年國內TGIC產能約4萬噸左右,國內整體需求約在3萬噸,出口約0.7萬噸。
從企業產能布局來看,行業92%的產能被7家企業占據,分別為黃山華惠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牛塘化工廠有限公司、鞍山潤德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揚州三得利化工有限公司、黃山錦峰實業有限公司、濮陽市宏大圣導新材料有限公司、山東省陽信科瑞實業有限公司。常州市牛塘化工廠有限公司自1969年建廠以來,所生產的“牛塘”牌系列產品享譽國際市場。主要產品有食品添加劑、醫藥中間體、粉末涂料固化劑、飼料添加劑等四大系列二十多個產品。對于阿斯巴甜、葉酸、TGIC、PHPA等產品,牛塘化工是全球大的生產廠家之一。截止2020年底,牛塘化工TGIC年產量在8000噸左右,在國內銷售600-700噸/月。據媒體報道,泓澤新材20000噸/年呔嗶克(注:TGIC)系列產品是牛塘對外的新建產能,暫時繼承了牛塘TGIC的品牌。據生意社,6月14日,黃山市恒亮化工有限公司關于TGIC固化劑的報價為 46000元/噸。相比5月30日的48000元/噸下跌2000元/噸。但相比去年6月初的36500元/噸,當前報價整體依然上漲了26%。甚至TGIC固化劑的報價最高時突破50000元/噸。業內人士表示,安徽泓澤新材目前牛塘每噸TGIC價格在46000-46500元。中外涂料網語飛來認為,目前隨著企穩和TGIC產能增加,如果是正規渠道手續完善的合規合法產品,價格公平競爭無可厚非。對于個邊企業和經銷商而言,也不能只顧個人一己私利,一味地下調價格,大打價格戰,而擾亂市場正常的經營秩序。就當前的化工原材料價格形勢而言,其實錯綜復雜。中外涂料網主辦的第十三屆金漆獎上,著名化工專家楊向宏在峰會論壇演講時說,今年這波百年一遇的原料漲價告訴大家,需求增加導致專用化學品價格會居高不下。化工品價格暴漲、暴跌會更頻繁。與去年同比價格暴跌30%+的化工原料有:環氧樹脂、雙酚A、二乙二醇、環氧丙烷、冰醋酸……
楊向宏認為,目前利潤仍然不錯的化工品產能即將翻倍,大宗化工品在逐漸下滑:BDO(己由去年高位大跌25%),MDI (己由去年高位大跌45%),正丁醇 (己由去年高位大跌30%),TDI (己由去年高位大跌20%),順酐 (己由高位大跌45%),氨綸 (己由去年高位大跌50%),PC (己由去年高位大跌35%)……
中外涂料網整理發現,正在漲、準備漲、還要漲的依然很多。國內成品油6月15日0時漲價,東莞商住小區管道液化石油氣價格每立方米上漲2元,科順、北新將于7月1日調漲產品價格。6月13日,QQ化學在官網發布漲價公告,公司將于7月1日或在合同允許的情況下提高羧酸系列產品價格。其中,歐洲地區漲幅為100歐元~370歐元/噸,北美/墨西哥地區漲幅為110美元~400美元/噸,其他地區漲幅為110美元~390美元/噸。
特諾發布調價函,稱2022年7月1日起,除日本外,所有銷往亞太地區的鈦白粉的價格將提高300美元/噸。國內的龍佰集團、中核鈦白也已于5月底6月初開啟了新一輪的漲價。但楊向宏老師直言,進口鈦白粉在中國市場連5%都懸!誰用?連立邦涂料都基本上都用國產的!鈦白粉肯定暴瘦!
在這一場供需博弈中,楊向宏老師認為,未來只有三類涂料企業可以生存:壟斷性的創新,非常低的運營成本,干對了賽道。
來源:中外涂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