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涂料:不怕冒進有風險,更知穩中易求勝
晨光涂料:不怕冒進有風險,更知穩中易求勝
涂料行業的興盛發展,與房地產的波折起伏,有著“剪不斷,理還亂”般千絲萬縷的聯系,這種現象,可以用互惠共生來形容,也可以用過度依賴來判斷,但是,涂料業內有識之士早就有人大聲疾呼“這種過度依賴某個行業的發展模式,必然在發展的洪流中受到遺棄”,而市場也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隨著實力的壯大,涂料行業已經不愿再依附于其他行業過著跌宕起伏的糟心日子,于是有了涂料行業各品牌高層匯聚上海,共同研討重涂這一市場發展未來前景,這雖然只是涂料行業發展中的一個小小的縮影,但這種另辟蹊徑尋找新市場機會的的做法,在許多企業,早已開始悄悄進行。
盲目跟風的困惑
自從2015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瞬間成為各行各業談及發展創新的時髦關鍵詞,這個融合科技與創新的理念,為許多迫切需要與互聯網發展相關聯的眾多行業所追捧,仿佛一夜之間,“互聯網+”紅遍大江南北,但是在實際中,卻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順利,在經歷一段時期的全國各地此起彼伏的“互聯網+研討會”熱情之后,人們發現,這仍然是一個懸浮在空中的話題。由于已有前車之鑒,江蘇晨光在這場“互聯網+”的浪潮之下并未被裹挾而動,而是以更為冷靜的態度審視這一切。
晨光緣何會有這樣的定力?這是因為,晨光在二十多年的發展洪流中,并非諸事都一帆風順,從90年代初建立私營企業的阻力,到產品轉換期的資金壓力,再到后續的博士研究站的苦力支撐,在一次次的摸爬滾打中,走過彎路,也有過不少經驗教訓,更別提這些經歷所耗費的人力物力,所以,當新興的浪潮一波波襲來的時候,高自制力,似乎也沒那么難了,對此,晨光涂料董事長繆國元戲稱:“這也算之前摔跟頭交的學費派上用場了”。
走出去,天高任我翔
在經歷了波折之后,董事長繆國元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究竟在哪里出現了問題?他在產品和市場兩個方面反復求索,最終,一個大膽的念頭在腦中成型。市場會產生競爭,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買家市場,所以各種競爭形式層出不窮,如果晨光做市場上所沒有的產品,是不是可以避開這種一窩蜂全上的局面?
在不斷的上下求索過后,晨光決定另辟蹊徑,以站在行業前沿的姿態,走高端產品線,發展高科技產品,晨光想要在市場競爭勁烈的狹縫中求生存就必須打造更高的地位,這就是晨光后來以差異化的發展方式取勝的關鍵轉折點。在這樣的信念支撐下,晨光在幾年的時間內,淘汰舊產品,研發新產品,這中間,阻力重重,這種阻力不僅包括市場接受度,更有一部分來自于晨光內部,舊的產品的下架,就意味著要將一直以來占企業利潤大頭的產品撤離市場,這對一個幾百人的企業來說,姑且不論利潤如何,單單員工薪方面的壓力就可想而知,但是當時晨光高層以卓越的眼光遇見未來發展的趨勢,產品革新心意已決,所以幾乎在同一時間,他們一方面安撫員工波動情緒,一方面將差異化發展由理念提上日程。
穩步前進收獲多
俗話說一流企業訂標準,二流企業做產品,三流企業拼價格,在這種風險與機會并存的時候,晨光雖不冒進,但也不懼風險,研發瓷磚粘結劑、外墻隔熱涂料、真石漆等帶有濃郁晨光印記的創新型產品,這一舉措,讓晨光后續的發展道路行的更加穩健,自然,后期的回報也是相當豐厚的:起草了七個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這些新標準的出臺引領產業技術進步,也推動了行業發展。至此,在權衡著冒進與求勝的度量之下,晨光的發展已經較一般企業,多出了更為廣闊的天地,
江蘇晨光涂料,作為涂料行業投入最早一批的本土企業,不但默默關注著市場前進發展的趨向,更力圖把產品工藝做到專精尖的行業高度,已經先后被評為國家免檢產品,中國十大外墻涂料品牌,中國節能涂料第一品牌,全國守信用重合同企業,江蘇名牌產品,江蘇省建筑節能技術產業化基地。是全國唯一選入上海世博會的涂料品牌。公司擁有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了人才作為支撐,有了技術作為保障,晨光擁有了牢固的靠山,這里所講靠山,屬于晨光董事長繆國元所說“口袋里揣倆饅頭,敢于滿山走的底氣”,沒有靠山,底氣從何而來?膽識與魄力是一個方面,而真正讓人敢于挺直腰桿的,是真正存在的硬實力。
來源:(晨光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