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后 涂料企業不創新就掉隊
十八大報告,對創新的產物“科學發展觀”作了高度的概括,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一系列緊密相連、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十八大報告突出體現了創新的色彩和特征,吹響了“創新”的新號角。
大眾產品市場競爭越來越劇烈了,涂料企業不轉型升級確實沒有出路。常州被評為“中國涂料之鄉”是這股轉型思潮的催化劑,擁有眾多新型涂料生產企業的常州成為第二個“中國涂料之鄉”,意味著新型涂料的發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肯定。2012年9月,經中國涂料工業協會評選和認定,江蘇常州成為繼廣東順德之后的第二個“中國涂料之鄉”。與順德相比,常州擁有成型的國家級新型涂料產業化基地是其無法比擬的優勢,也確定了兩個“涂料之鄉”的不同類型——順德以傳統涂料(民用涂料)為主,常州以新型涂料(工業涂料為主)。
而隨著行業的發展,傳統涂料和新型涂料的發展軌跡開始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由于市場趨于飽和,傳統涂料的競爭已經日益白熱化,市場空間愈顯逼仄,尤其是在今年的經濟大環境下,傳統涂料的發展遭遇了“寒冬”。 然而新型涂料在常州的發展卻是另一番景象。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2012年上半年,常州新型涂料行業產值達78.58億元,同比增長11.7%;蘭陵集團、光輝化工、晨光涂料、柏鶴涂料等10多家新型涂料企業的年銷售超億元…… 這些喜人的數據背后,折射出來的是新型涂料市場的前景廣闊。而在常州被評為“中國涂料之鄉”的同時,國家出臺了對涂料產業方面有毒有害物質(材料)替代品項目申報、國家重點清潔生產關鍵技術購買、DDT替代產品防污漆生產技術推廣項目補助等三個相關政策,這從側面證實了新型涂料的發展正方向。
出路唯有創新——如何創新
戰略觀念的創新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保持了3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中國的涂料產業也完成從年產70萬噸到年產近1000萬噸年產量世界第一的轉變。中國涂料雖然已經在產量上完成了世界第一,但中國只能是算是涂料的應用大國,與真正的涂料強國還有一定的差距。中國涂料的的產量雖然很高,民族涂企在低碳環保領域還有所欠缺,再加上缺乏創新,使民族涂企在國際涂料市場中一直缺乏競爭力。較高檔的汽車涂料,船舶等涂料則基本依賴進口缺乏創新能力是制約一個行業發展的最大阻力,行業缺乏創新就會缺乏前進的動力。民族涂企必須多渠道進行全方位的技術交流,與國內、外學術團隊交流,進行產品結構、技術研發的創新,不斷推出符合市場要求、科技含量高的產品。一個品牌的影響力,不是一朝一夕或幾次明星代言就可形成的。它需要系統的建設、創新的理念來支撐,如果沒有遠大戰略規劃的企業,肯定永遠不可能造就品牌。
經營理念的創新
涂料業要敢于正視自身的不足,敢于否定過去才能正視現實,未來的發展競爭更加殘酷,要有“危機感”,要有“如履簿冰、如臨深淵”的精神準備。中國的涂料業已經完成了量的跨越。現在要轉變發展思路、經營理念,要從做大轉變為做優,涂料行業各種資源豐富,應超越各自界限進行資源整合,資源的整合可以是上下游之間的整合、行業內部建立戰略合作伙伴,產業聯盟等等多種形式的合作。除此之外,涂料企業對企業文化建設和科技創新逐漸重視起來,不斷對自身的企業文化、管理模式進行升級。
管理模式的創新
企業管理模式和水平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民族涂料企業能達到現代管理水平的企業不多,民族涂料百分之九十的企業主人出身于銷售,在營銷、談判、客戶溝通方面確實屬頂尖高手,但他們中大多數沒有經過系統的企業管理培訓,對現代企業管理實操能力并不強。因此,缺乏系統的戰略規劃和管理,使企業發展無法穩步前行,對戰略定位也沒有可行性分析和策劃,很難突破瓶頸,企業發展發展的規律是:不進則退。企業必須時時創新,找出一種適應高速發展的管理模式沖破發展瓶頸。
品牌的創新
在講求品牌和服務的消費時代,中小涂料企業要發展,必須先把品質做好,然后才有資格談品牌建設。中國的涂料產業起步相對較晚,民族涂料企業多以中小型為主,從近年來涂料業的發展不難看出,現在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在積極發展自己的品牌,但是真正做的好的卻不多。品牌的支撐點,在于是否有創新,是否擁有獨特的產品和服務,涂料品牌也是如此,創新對涂料企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要,創新決定了品牌的競爭力。
商業模式創新
涂料企業手中具備優勢的競爭手段和利器將是什么?這需要企業因勢利導,總結出符合企業現狀和未來發展的競爭模式,企業未來發展一定要有一把利劍,也是現代涂料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品牌、創新,這些都是今年涂料行業的關鍵詞。隨著市場的日益成熟,涂料企業的追求品位也在不斷上升,也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中最起碼的必要條件。如今,市場的競爭局面愈演愈烈,找到了適合自己發展的獨特的經營思路和競爭力的模式才能發展壯大,才能在新一輪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功一定有要方法,經營一定要有思路,經營思路稱之為商業模式,也是企業經營宗旨。 隨著涂料市場和消費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商業模式創新不是一成不變,更需要的是不斷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不是憑空打造,更不是一時靈光一現的"金點子",恰恰是需要行業運作的長期積累與系統的思考,深諳行業的市場特質,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深刻了解企業內外資源結構和高度的總結而成。換言之,商業模式并不是全盤西化,也不是棄舊揚新,而商業模式的創新=繼承+差異,所以,創新無處不在,無時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