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經濟現狀 揭秘未來10年涂料業機遇
今年CPI連創新高,政府高層壓力很大,高層表態幾乎驚人的一致:“當前,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是保增長,控通脹。”那么何為保增長?通俗的說就是保8也就是保證GDP年增長率不低于8%。那么保8的內涵是什么?由于農村城市化進程加快,大量農民涌入城市;加上制造業長期慘淡經營(中國企業平均壽命4.5年),導致每年新增失業人口規模巨大。2009年奧巴馬訪華時,溫總理親口承認,我們的失業人口是2億!可以想象,我們的就業壓力有多么巨大。在中國,一個GDP增長點大致能創造2000萬個就業崗位,保8就是保證每年能新增1.6個億就業崗位,基本解決就業問題。所以,保8的核心是就業問題,也是保持社會的基本穩定問題。在我們這個社會保障體系非常薄弱的國家,想想如果有2億人沒有工作或者說沒有飯吃,是個什么場景?這樣你就能理解為什么保8或者保增長是高層的首要任務。
那么何為控通脹?就是穩定物價,保證老百姓基本生活水平,也是保證社會的基本穩定問題。所以說保增長、控通脹歸結到一句話:讓老百姓有個工作,有份工資,這個工資能混口飯吃。說起來簡直難以置信,一個外匯儲備世界第一,GDP總量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一個經過30年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創造了驚人財富的國家,為什么進入21世紀宏觀經濟管理目標竟然如此低?
在改革開發初期,鄧小平設計的發展模式是:發展增量帶動存量改革(所謂先易后難的改革模式)。簡單的說,就是先把蛋糕做大,再來解決分配的問題。經過10幾年的發展,經過全國10幾億老百姓勤勞的工作,這個蛋糕是越做越大了,但是,分配的問題卻一直停滯不前,民間再怎么呼吁,管理層總是穩定壓倒一切。
在先知道今年政府高層“保增長控通脹”內涵后,因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今年會出現的房地產調控。但是這輪房地產調控的由來的原因是什么?調控將會面對那些壓力?這有對涂料行業有那些影響?未來我們的機遇點在那里?那怎么預測未來經濟發展的趨勢或者脈絡?一個基本常識就是現在發生的是前10年宏觀布局決定的,那么未來要發生的,一定是這10年宏觀布局決定的。所以在中國,要研究經濟首先要研究政治,要研究政治首先要學習中央文件,連起碼的中央文件都沒讀過,就不能奢談什么未來經濟走勢。
第一個問題,這輪房地產調控的由來的原因是什么?
94年,面對窘迫的中央財政,朱镕基總理弄了個分稅制。何為分稅制?就把稅收分為國稅與地稅,稅收大致分為4塊:所得稅、關稅、流轉稅、營業稅,國稅拿走前3塊(大致占總稅收的80%以上),地方就只留下營業稅了。這個分稅制一下子讓中央富得流油,全國80%以上的地方政府立刻就變成吃飯財政——所謂吃飯財政,就是每年為吃飯而奮斗的財政。95年,中央為了安撫地方又出臺了個政策:地方出讓土地時,土地出讓金90%歸地方所有。
到98年國務院取消了福利分房,同時又啟動銀行按揭——商品房市場正式啟動。但是當時設計的住房改革方案是:低端人群用廉租房解決,普通老百姓政府建設經濟適用房解決,高端人群才是用商品房解決居住問題。房地產市場沒有火起來,到了2003年,住建部出臺了一個文件:核心是用“帶保障性質的商品房“替代了經濟適用房,把所有的人都推向了商品房市場,人為制造了規模巨大的剛性需求——房地產一下子就火了起來。
房地產就這樣綁架了地方政府,所以,每每中央一調控房市,地方第一反應就是抵制,能不抵制嗎?地方政府就靠點賣地收入來吃飯了,調控房市不就是調控機關干部職工的飯碗嗎——這還真的一點不夸張,每次調控房市,只要房市一低迷,很多經濟不發達的地方政府真的連公務員工資都發不出來了。
第二個問題,為什么中央宏觀調控房市無用,反而是每一次調控房市后都迎來房價的迅猛上漲?
看下面一組數據。2001年我國貨幣供應量為15.28萬億,2002年為18.32萬億,2003年為21.92萬億,2004年為25.01萬億,2005年為29.6萬億,2006年為34.55萬億,2007年為40.34萬億,2008年為47.51萬億,2009年為60.62萬億,2010年為72.58萬億。對比期間房價增長趨勢,與貨幣增長趨勢驚人一致。
調控房市為什么無用?因為央行印鈔票印的太厲害了,而且房市又要發揮貨幣蓄水池的作用——一方面超量發行貨幣,超量發行貨幣又要趕到房地產這個蓄水池里,一方面又要宏觀調控房市——抱薪救火,火不越燒越旺那才是怪事呢。
第三個問題,既然中央宏觀調控房市無用,那為什么中央還要經常堅持調控房市呢?
宏觀調控的深層原因:增加房地產市場政策變數,抑制制造業資金過快流進房市。這個問題目前已經非常嚴重,我們制造業的領頭羊比如海爾、聯想、首綱等等最近紛紛介入房地產,這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大家都熱衷參與財富分配而不是財富創造,大量制造業資金流入房地產,不僅推高了地產泡沫而且使產業空心化越來越嚴重,產業空心化后果是什么?是經濟沙漠化!后果可能比經濟硬著陸更可怕。
第四個問題:房地產在中國經濟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這是一塊硬幣的2面,發展房地產好處是明顯的,弊端也很明顯。好處當然很多,首先是消費的主力,2010年全國社會消費額是12萬億,房地產就占了6萬億,它可以直接帶動50幾個行業,包括涂料行業。
弊端也很明顯。高房價吞噬了老百姓財富,房市火爆的背后是消費愈加低迷,過去我們的消費在GDP比例在35%(美國是70%),2010年已經跌到27%。拉動經濟越來越依賴投資和出口,形成經濟上的惡性循環。
回到前面的話題,如果說未來要發生的,一定是這10年宏觀布局決定的——那問題就出來了:
2004年,第4代管理層執政的第二個年頭,出臺的中央一號文件說的什么?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說的又是什么?2006年中央一號文件、2007年、2008年一直到2011年……都是什么?
答案是連續8年,中央一號文件都只有一個主題:農村!驚天動地的8個中央1號文件都只有一個主題——農村、農業!這就是政府的最大的戰略布局。
提2個大家很熟悉的名詞——“新農村建設”、“城鄉統籌”。它們的核心內涵是土地確權!土地確權就是農民的土地,不管是承包地還是自家的宅基地,國家要給他們發國土證了,這個證含金量很高,因為它可以買賣、流轉、抵押!一句話,8億農民很快就會成為有產階層——要富起來了。以前農轉非很難,是每個農民的畢生的夢想;以后非轉農會更難,大致也會成為很多城市人的夢想。
從中央高層的政策文件來看,政府對于土地改革的戰略布局大致有3個方面。第一是土地確權,第二是擴權強縣:這幾年中央出臺了很多政策,對產業轉移、土地政策向中小城市與小城鎮傾斜都做了系統的安排,中小城市與小城鎮發展將迎來一個黃金的10年。今年地方政府換屆年,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換屆后,一些小縣城悄悄升級為副廳級。這就是擴權強縣的先兆。第三是布局建設農村金融機構。我們都知道,現在各大銀行已經基本退出了農村市場,但是農村的土改以及發展中小城市與城鎮又必須要金融機構支撐。故小額貸款公司下一步發展方向就是為新土改服務的村鎮銀行。而農民進城加上城市新增人口在未來10年就將創造2000億平米的住房需求,這些需求絕大部分都將釋放在中小城市與小城鎮。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的農村城市化進程與美國的高科技發展是影響21世紀人類社會發展的2件大事。在斯蒂格利茨看來,影響21世紀人類社會發展的2件大事只有中國的農村城市化進程與美國的高科技發展,甚至中國的農村城市化進程還排在美國高科技發展的前面。
故未來十年,中國涂料未來10年最重要的機遇在農村。以前我們總說涂料下鄉,但是只是為了走量,并未真正從中國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待未來農村居民的整體收入問題。至于具體的怎樣開發農村市場問題,本文這里就不展開闡述了,其實以上種種的論證也只是為各涂料企業下一顆定心丸,未來中國10年農村市場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