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涂料國企借搬遷機遇開創發展新天地
近兩年,特別是今年以來,搬遷正成為老國有涂料企業的主題。一批企業相繼順應環保趨勢,從市區搬遷到新開發區。
先看北京紅獅涂料。該公司現在的辦公和生產場地位于北京市南三環附近,共有160多畝。根據北京市城市規劃,企業要在2005年前實施搬遷。由于大股東耽擱,未能實現。但2006年年初,北京紅獅涂料有限公司已與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長途汽車有限公司簽訂了協議,可拿到收購補償款共計16765萬元。根據財政部有關文件規定,上述收購補償款將列入“專項應付款”,專項用于北京紅獅的搬遷改造和職工安置等。
再看重慶三峽涂料。該公司不久前已將位于九龍坡區石坪橋占地300多畝的舊廠址,以超過4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城投集團。而該公司現址生產用土地共計96.55畝以每畝150萬元作價出讓給重慶渝富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土地出讓收入的資金將用于企業搬遷,合計獲得5.44億元。公司已與江津德感工業園區簽署入駐合同,征用350畝土地,每畝5萬元,合計0.175億元。其主體部分涂料生產基地有望于明年搬遷至區內。
此外,前身為西北油漆廠的西北永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在蘭州市區,擁有土地230畝,分別于2002、2003年出讓了部分土地,獲得出讓金及與其他企業合作開發項目。目前,企業的生產線搬遷后騰出待開發土地還有117畝,按目前的政府指導基準地價計算,僅該土地可增值1.5億元以上。
老的涂料國有企業的主要產品中一般包括具有污染性和危險性的工業油漆,而且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高速發展,老國企目前所處的地段一般都已成為靠近市中心的黃金地段,其搬遷勢在必行。
近年來由于國外涂料企業和民營涂料企業對市場的侵占以及退休職工等多方面的負擔,導致老國企運行困難,進而使它們沒有能力更新落后的技術和設備,導致市場競爭力的進一步下降。從以上幾家典型事例可以看到,老國企通過搬遷均獲得了可觀的土地出讓金。這不但可以解決退休職工安置等部分歷史遺留問題,還可以借此調整產品結構、引進新技術、購置新設備、建立新廠房。
較早實施搬遷的上海開林造漆廠如今已進入快速發展期。該廠創建于1915年,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涂料生產企業之一。由于上海市城區開發,該企業早在2003年就搬遷到了位于上海市青浦區工業園區的現代化花園式工廠內。廠區面積比原來擴大了4倍,為其近年來的高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還有河北省最大的涂料生產企業——河北石家莊金魚涂料集團等數家涂料老國企正在考慮或準備搬遷,希望這些企業借這一機遇,將土地出讓金運作得當,使老國企煥發新的生命力。